close
html模版






標題

台灣地震公式分區


問題


請問有人可提供目前台灣最新的計算地震公式嗎分級分區(以前好像是甲乙區)及每一個符號代表的意義另外"I"值還有再用嗎越詳盡越好


最佳解答


各種地震規模因量度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數值,但皆在表示該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之多寡,所以各種地震規模間皆有關係式可供互換。 備註:地震規模會因不同的觀測及計算方式而有不同的名稱和數值。 在地震報告中所指的地震規模是用來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我國使用芮氏地震規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為近震規模(local magnitude,ML),是在1935年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發生的地震而制定,使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來測量,由觀測點處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以沒有單位的實數(如6.5)表示。 由於當初設計芮氏地震規模時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當芮氏地震規模大於某數值(約7.5)以上時會有「飽和」現象,也就是計算出來的所有地震規模值都趨近相同。此外,觀測點距離震央超過約600公里以上時,芮氏地震規模的計算會產生極大誤差而不適用。於是地震學家發展出表面波規模(surface waves magnitude,Ms)和體波規模(body waves magnitude,mb)來描述較遠距離的地震規模值,以地震波中特定波相的最大振幅來計算,但是這兩種計算規模的方法,對於大型地震也會有飽和的問題。 到了21世紀初,地震學者採用更能直接反應地震破裂過程物理特性(如地層錯動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的表示方法即地震矩規模(Moment magnitude scale,Mw)來描述地震大小。其計算公式為: Mw=2/3(log10M0)-6 其中M0為地震矩,是地震學家用來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之能量的數量,定義為: M0=μDS, ?μ為斷層物質之剛硬係數 (rigidity 或 shear modulus)。 ?D為斷層之平均滑動量 (位移)。 ?S為斷層面積。 地震矩規模的優點在於它不會發生飽和現象。亦即,大於某規模的所有地震之數值都相同的情況將不會發生。另外,此地震矩規模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因此,地震矩規模已經取代芮氏地震規模成為全球地震學家估算大規模地震時最常用的尺度。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監測全球地震活動並發布地震消息,對於規模大於 3.5的地震幾乎都已經使用地震矩規模來描述地震大小。 對同一個地震而言,芮氏地震規模與地震矩規模的計算各有其獨特的理論根據與適用範圍,雖然所得的規模數值不盡相同,但是回推到地震本身所釋放能量的大小卻是相似的,就像1.78公尺和178公分,雖然數值不同但都是描述身高的尺度。以下列出近幾年來台灣地區較大地震,我國所發布的芮氏地震規模值與美國地質調查所發布地震矩規模的參照表: 時間 芮氏地震規模 地震矩規模(USGS) 1999/09/21 01:47 集集大地震 7.3 7.7 2002/03/31 14:52 花蓮地震 6.8 7.1 2003/12/10 12:38 成功地震 6.6 6.8 2005/06/06 03:06 宜蘭地震 5.9 5.8 http://scman.cwb.gov.tw/eqv5/eq100/100/027.HTM


其他答案


板大...您的問題我以前回答過...特地再PO出來給你...可點選以下的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article?qid=1708061205423舊的耐震規範震區水平加速度係數Z(即防震係數或耐震係數)Z=a/ga代表地表加速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Z=0.23g代表水平加速度係數為0.23倍的重力加速度值…大約是230gal(=230cm/sec2)以中央氣象局的震度分級來劃分…(請自行上中央氣象局網站查震度分級表)大約是五級震(80~250gal)…以此類推…耐震係數0.33g設計的建築物,約可承受六級的地震(250~400gal)…九二一大震後把全台分成地震甲區和乙區…地震甲區Z=0.33g→對應地震級數為六級震地震乙區Z=0.23g→對應地震級數為五級震(台北市在地震乙區)---------------------------------------------------------------------------------以上是舊規範現今的耐震設計規範已經在94年12月21日公告修訂,95年1月1日正是生效實施…此次修訂已經把震區水平加速度係數Z與正規化的水平加速度反應譜係數C的乘積改為工址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數Sad…即ZC值已經改成Sad值因為各鄉鎮可能遭受的水平g值會因為各鄉鎮的地質狀況而有所不同…故Sad值還必須查詢該區的短週期和一秒週期的水平譜加速度係數…這些是各測站長期統計的資料…並考慮該區的地盤種類以Fa和Fv來修正…如果是近斷層…還必須在乘上斷層調整因子Na和Nv…以上考慮的設計地震力是針對建築物生命週期50年內遭遇回歸期475年其超越機率10%的地震…為了防止如九二一般的百年大震…規範另外考慮建築物生命週期50年內遭遇回歸期2500年其超越機率2%的強烈地震設計上是計算出以上兩個設計地震力取大值…通常是後者控制…且允許結構物使用全部的韌性容量…奇摩知識因為格式的關係...沒辦法把公式的全貌寫出來...你可以點選營建署的耐震設計規範下來參考...I值當然還有在用...我們在設計案子的時候都要參照新規範去設計...裡面還有ㄧ些要考量的地方...沒辦法在這裡三言兩語寫完...如果想進ㄧ步深入了解...再MAIL給我2008-11-1417:44:14補充:板大...你的選擇真讓我感到無言...你選的最佳解答...根本是轉PO文...而且他PO的是地震能量的計算...計算方法有很多種...也不單只有他PO的這一種...連他都不了解自己轉PO文的內容...2008-11-1417:46:26補充:你要問的問題應該是目前台灣最新的計算地震公式吧...我本身是土木結構工程師...我們設計案子都要演算過地震公式...我的答案也都是自己手寫的...但裡面符號與公式繁多複雜...而且有些是要查表格...要判斷...I值也是要看建築物用途才能決定...很多東西確實無法寫在這邊給你看...你的問題我幾乎都有回答到吧...並不是要你非選我的答案不可...但你選了轉PO文當答案...說實在是對我們這些專業人員用手寫答案的一種否定...你可以下載耐震設計規範參考有問題還是歡迎來信...參考資料:我是土木人你指的應該是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所指的地震分區,現在除了台北盆地是獨立的系統外,全台灣依照475年回歸週期將台灣區域分作甲區(0.33g)與乙區(0.23g),不過現在新規範是以活動斷層的距離計算,而且還有依據建築物的結構特性,再計算最大地震力、設計地震力.......等。I值是建築物的用途係數,還是有在使用。整個耐震設計的地震力計算變得很複雜,到內政部營建署網站下載吧!!http://pda.cpami.gov.tw/we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76&Itemid=95●九州娛樂網站http://ts777.cc●●●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九州娛樂網站http://ts777.cc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1107000010KK04365

922922B0A281F957
arrow
arrow

    p33bj15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